谈话技巧:你的嘴不只属于你自己
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:“嘴是我的,我爱怎么说,就怎么说!”说这话的人往往理直气壮。可你仔细想想,你的嘴真的只属于你自己吗?
你的嘴会给他人惹麻烦吗
公孙衍很有才干,受到秦王的赏识。有一次,秦王私下对他说:“好好干,将来让你当相国!”公孙衍听到这话,十分高兴,出门遇到其他大臣,对方问他都跟秦王谈了什么,他张口就说:“大王信不过现在的相国甘茂,打算让我当相国!”这话很快传到了甘茂耳中,他哭着对秦王提出辞呈:“您已经找到了新的贤能相国,我这个不被信任的人该让位了!”朝廷要换相的消息传开后,很多大臣都担心换相会影响自己,整个朝堂之上人心动荡、风起云涌!秦王弄清了原委,非常生气,说道:“公孙衍这样口无遮拦的人,不值得把大事托付给他!”渐渐地疏远了公孙衍。
嘴确实长在公孙衍身上,可就因为他的一句话,让甘茂不满,朝廷动荡,为秦王招惹了多少麻烦。这样的人,说话不考虑后果,不顾全大局,怎么能得到秦王的信任呢?你的嘴确实长在你的身上,但你的话语会涉及到别人,会影响到别人。你说话不当,很可能给别人招来很大的麻烦,甚至使人陷入困境。所以说,你的嘴不只属于你自己。
你的嘴会使他人被“收拾”吗
有一年,李嘉诚的一个下属公司闹罢工,愤怒的工人们把长江实业的总部围了起来,还挂了李嘉诚的画像,上面写着大大的两个字:“奸商!”那个公司的经理赶紧来到李嘉诚面前解释事情的缘由,说:“员工要求加薪,我们没有能处理好,某些员工觉得被盘剥了,于是就一起来这里闹事!”李嘉诚问:“带头的是哪几个?”那位经理突然闭上了嘴,沉思了一会儿才说:“这件事不是因为个人而起,而是有很多工人一起参与的。虽然有个别人表现比较积极,但我们还是应该想想怎么平息众怒!”李嘉诚歉意地笑笑,说:“你说得对,是我考虑不周了,是大家的事,又何必在意谁带头呢。”
那位经理为什么不愿意告诉李嘉诚带头的是谁?因为他担心带头的人会成为公司重点“收拾”的对象,因而三缄其口,劝导李嘉诚去关注“众怒”,而不是某个人。所谓一言定乾坤,有时候你的一句话,很可能会影响他人的一生或者大局的成败。你不是在为自己说话,更应该考虑话语会对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。我们一定要谨言慎行,不要因为自己而伤害了他人。
你的嘴会让他人抬不起头吗
南昌起义失败后,林彪和陈毅跟着朱德的队伍转移,遇到了敌人的强势阻击。林彪找到陈毅,说:“队伍不行了,与其当俘虏,不如穿便衣走,到上海另外去搞!”陈毅不肯跟他一起走,他就自己偷偷离开了队伍,但半夜的时候又回来了。原来,前面的关卡查得很严,他一看跑不了了,就又偷偷回到了队伍里。在接下来的行程中,林彪带领手下的队伍,狠狠地打了几次胜仗,帮助队伍度过了难关。朱德要提拔林彪当营长,询问陈毅的意见,陈毅想了想,说道:“他是个带兵的人才!”林彪顺利当上了营长。有人不解,为什么陈毅不举报林彪当“逃兵”的事,陈毅说:“他现在一心打仗,我为什么要说!”
当朱德询问陈毅的意见时,陈毅只说林彪的军事才能,却丝毫不提他开小差的事,为什么?因为一旦这话说出口,很可能会让林彪在部队抬不起头来,既伤害了林彪,也可能让部队损失一员战将。陈毅心怀他人,心忧部队,因而才会“有所言,有所不言”。当我们的话语中涉及到别人时,一定要谨慎,要考虑到对别人的影响,多说对他人对大局都有益的话。
古人说:“君子有所,为有所不为。”说话也是如此,“有所言,有所不言”!该说的话,不畏惧,不敷衍,大胆地说出来;而不该说的话,可能伤害别人的话,就不要说,这样你的话语才能更有针对性,更有力量。